>>您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 -> 社会万象
明明“不差钱” 他们为何疯狂偷窃?
2024-05-09 07:36:48   
2024-05-09 07:36:48    来源:新消息报

嫌疑人王某指认犯罪现场。

QQ图片20240509072316.png

嫌疑人郜某指认所盗窃物品。

  有钱又有闲的人,都有什么兴趣爱好?一般来讲,大都是些闲情逸致的活动。但这个世界无奇不有,“偷窃”,也可能成为他们的奇葩癖好。

  开着奥迪去行窃, 女子称“只是想偷”

  4月23日,灵武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辖区一住户报警,称其通过手机查看家中监控却没反应,便立即回家,发现放在卧室衣柜里的2100元现金不翼而飞,但家中门窗却无破损痕迹。

  接警后,民警立即赶到案发地点,对周围现场环境进行勘查,同时走访附近住户及小区保安。终于,在案发现场附近视频监控中发现了蛛丝马迹:一名穿着白色上衣的女子,在案发小区一楼庭院里逐个推门,且不时东张西望,形迹可疑。

  根据线索,民警调取了当天该小区所有监控视频,针对可疑女子进行巡线追踪。通过视频,还原了该女子的整个作案过程:当日8时许,该女子驾驶一辆白色奥迪轿车来到事发小区东北侧,下车后由东门步行进入小区,来到受害者门前时,发现受害者邻居家正在装修,有两位工人进进出出。女子思考一番后,径直走进受害者家中庭院,用手试着推门,发现门没锁,探头向屋内打量一番后,又回身四处张望,发现隔壁的装修工并没有注意到自己,便开门溜了进去。十几分钟后,女子离开房间,由东门步行出小区,然后驾车离开。

  民警根据线索锁定嫌疑人王某后,于当日12时许,在灵武市中兴街与健康路交叉口南侧,将正在接孩子放学的嫌疑人王某抓获,在其驾驶的奥迪车内搜缴盗窃的2100元。调查发现,嫌疑人王某,今年49岁,灵武市人,丈夫是做工程的,育有三个女儿,家庭条件优越。

  “不会吧?开着几十万元的奥迪车去盗窃?是不是恶作剧?”起初,办案民警认为这只是一起简单的入室盗窃案。但奇怪的事接踵而至。

  王某被抓后,面对民警出示的案发现场监控视频,却对其犯罪事实矢口否认,也不配合调查。多次审问后,才承认其犯罪事实。据其交代,当天她溜进受害者家中,首先拔掉屋内的视频监控线。然后四处找寻一番,偷走了2100元现金。

  问起盗窃原因,王某称:只是想偷。并狡辩说:这个偷,并不属于“盗窃”。这让在场民警目瞪口呆。

  其实,这并不是王某第一次开着奥迪车盗窃。2013年、2023年,王某均因盗窃被公安机关打击处理过。

  2013年,王某到灵武市一家单位办事。其间,她自称想上厕所,没带纸,便进入一间办公室找纸,看到办公室没人,就顺手拿起座位上的一个包,将里面的现金拿走,幸好办公室工作人员及时回来,将其逮了个正着。

  办案民警介绍,经过几次接触,他们发现王某陈述盗窃过程时,说话平静,情绪淡定,且始终认为自己并不算盗窃。

  “审问中,王某多次表示是被冤枉的,表现出‘发自肺腑’的委屈,且因为其家境殷实,起初,我都以为抓错了人。”办案民警史嘉晨说,他办理过很多案件,见过形形色色的嫌疑人,但像王某这样的还是第一个。

  目前,王某已被警方刑拘。

  解压、寻刺激,他们作案都不为钱

  据警方介绍,“王某”并不是个案。

  2023年11月,石嘴山市公安局大武口区分局刑侦大队在办理一起盗窃车内财物案件时,抓获嫌疑人郜某,在其居住的出租屋内搜查出被盗的各种酒水、邮票、纪念币、古玩等物品。

  通过审讯,民警了解到,嫌疑人郜某在石嘴山市某公司工作,月入上万元。其称与妻子关系不好,心理压力大,每次酒后都会伺机盗窃。未上锁的自行车、电动车,以及汽车内的物品都是他的目标“猎物”。每次盗窃成功后,郜某都感觉特别有成就感和满足感。民警进一步调查串联案件,破获刑事案件8起,涉案价值2万余元。目前,嫌疑人郜某已被刑事拘留。

  无独有偶。去年年底,金凤区警方接到某大型商场报警,称在商场内抓到一名小偷。民警将女嫌疑人带回派出所审问。经过调查,民警发现该女子生活富裕,工作也不错,多次实施盗窃就是为了寻求刺激。

  只为满足心理需求,“偷窃癖”能治愈吗?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极少会针对一个没有动机的人(除非指向明显)展开调查,很多时候‘缺少动机’的人就会直接被忽视了。”西夏区公安分局民警杨玉仙从警11年,对犯罪心理学及相关知识非常感兴趣,且颇有研究。

  “有钱还盗窃,属于典型的‘偷窃癖’。这种癖好是一种心理障碍的外在表现,患者常反复出现不可克制的偷窃冲动,对偷什么东西其实并没有明确目的,也不以攫取经济利益或供自己使用为目的,而是把偷来的东西藏起来,或者送给他人,以此来满足心理需求。”杨玉仙介绍,“偷窃癖”是一种强迫性行为,是意志控制障碍导致的,在法理上并不能作为无罪或降低量刑的依据。根据精神分析,在偷窃行为发生之前,偷盗者可能存在精神上或者现实上的困境,通过偷窃这种刺激性行为获得快感,暂时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而这种快感和解脱的感觉,会让偷盗者重复通过偷窃来应对困境。

  那么,“偷窃癖”能不能被治愈?目前,治疗“偷窃癖”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通过催眠和行为疗法戒除偷窃行为,二是通过训练生活技能技巧来戒除偷窃行为,三是通过厌恶疗法来达到抑制偷窃冲动的目的。临床结果表示,相比较之下,厌恶疗法是治疗偷窃癖比较有效的方法。

  但无论何种治疗方式,避免形成“偷窃癖”才是健康生活的保障。那么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在遇到心理冲突时及时疏导,使冲突及时化解,这样才不至于产生不良的心理反应,从而达到预防“偷窃癖”的目的。当然,及时的心理疏导更是预防其他心理疾病的关键。只有社会的治安管理和心理上的正确疏导同时进行,才能真正让这个世界变成一个“天下无贼”的世界。(记者 陈健)(图片均为警方提供)

【编辑】:杜爱虹
【责任编辑】:马江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宁夏新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0-2018 NXNEW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宁夏银川市金凤区宜居路156号 邮编:750001 新闻热线:0951-5029811 传真:0951-5029812  合作洽谈:0951-6031787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号:64120170001 国家广电总局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908244号
新闻出版总署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署)网出证(宁)字第008号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050号
工信部ICP备案编号: 宁ICP备10000675号-4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宁B2-20060004
法律顾问:言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13369511100,15109519190